<label id="rhutf"></label><label id="rhutf"></label>
<label id="rhutf"></label>
      <label id="rhutf"></label>
      <delect id="rhutf"></delect>
        <label id="rhutf"><div id="rhutf"><label id="rhutf"></label></div></label>
        <label id="rhutf"></label>
        <delect id="rhutf"><div id="rhutf"></div></delect>
        <delect id="rhutf"></delect>
        <delect id="rhutf"></delect>
           

          【AR教育】測量平均速度

          時間:2023-05-19 來源:云幻科教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運動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或某一段路程內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學會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和距離。會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2
          、過程與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全過程。

          3)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養成物理知識與實際相聯系的意識和習慣,在實際物理情境中體會物理過程,學習物理知識。

          2)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和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測量數據的嚴謹作風。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平均速度的測量。
          難點平均速度的測量,停表的使用。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斜面、小車、刻度尺、停表、金屬片、AR物理仿真實驗平臺


           
          四、教學過程
          1
          、問題導入
          師:小明放學回家騎車行駛在斜坡上,感覺車越往下運動速度越快。小明想:車在斜坡上向下運動的速度究竟有沒有變化呢?

          生答。

          師:做一個斜面,讓滑輪滑下來?;喸谇鞍氤袒每?,還是后半程滑得快?生答。

          師: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樣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得快,就得比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時間,路程用刻度尺來測,時間要停表來測,具體應該測哪些物理量呢?

          新課教學

          學生自學,要求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明確該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

          師生交流總結。

          實驗目的:練習用刻度尺和停表測量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

          實驗依據的原理是t=,需要測量的是運動小車通過的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實驗器材:小車、刻度尺、停表、斜面、金屬片。

          活動:教師帶領學生用停表計時,(AR教育)教師打開AR物理仿真實驗平臺-八年級上冊-2.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將小車放于斜面頂端,將金屬片置于斜面底端,引導學生觀察停表,釋放小車,小車撞擊金屬片時,停表靜止。幾位學生報數后,教師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


           1684290665169450.png

                                                                              AR教育: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圖一


          1684290693619660.png

                                  AR教育: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圖二


          學生分組實驗

          師:強調按圖組裝器材,注意斜坡坡度較小,小車運動到底端所用的時間較長,越易計時。

          分組實驗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1)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測得的數據填入實驗報告:

          路程 s/m

          時間t/s

          平均速度v/(m/s)

          S1=

          T1=

          V1=

          S2=

          T2=

          V2=

          S3

          T3

          V3=

          2)用停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

          3)根據測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s1/ t1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重復上述步驟過程,進行第二次測量,同時將s2、t2和計算出的v2記于表格;

          5)利用s1-s2=s3,t1-t2=t3,算出小車劃過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3、所用的時間t3,進而算出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6)比較v1、v2、v3的大小從而得出實驗結論。

          教師巡視,隨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給予輔導,糾正錯誤操作。

          數據展示:將幾組學生填好的實驗表格展示出來,對比每組的實驗數據,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實驗求得的不同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討論總結:做變速運動的同一物體,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s這段路程或在t這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嚴格的講,離開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平均速度是沒有意義的。不過,生活中我們所講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m/s,高速公路上汽車速度是30m/s,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論的,并不要求指定時間或路程。

          教師強調:求解物體通過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時,一定要用物體通過的這段路程除以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注意對應關系。

          3、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確測量路程、時間,并通過實驗測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課后練習

          用一根米尺和一塊手表,怎樣既方便又較正確地測出從你家門口到學校門口的路程?簡要說明測量步驟。

           

          板書設計

          (AR教育)測量平均速度

          1.實驗目的: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2.實驗原理:v=s/t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收集數據的表格

           

          返回列表
          分享到:
          黄片18禁_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72_97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_91黄色视频
          <label id="rhutf"></label><label id="rhutf"></label>
          <label id="rhutf"></label>
              <label id="rhutf"></label>
              <delect id="rhutf"></delect>
                <label id="rhutf"><div id="rhutf"><label id="rhutf"></label></div></label>
                <label id="rhutf"></label>
                <delect id="rhutf"><div id="rhutf"></div></delect>
                <delect id="rhutf"></delect>
                <delect id="rhutf"></d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