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液態水的沸騰實驗,知道沸騰時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通過探究活動和沸騰溫度圖像,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中的物理規律。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難點: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三、教學準備
酒精、透明塑料袋、熱水、容器、課件、VR物理仿真實驗平臺
四、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實驗探究導入
教師在透明的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把袋子擠癟,袋口扎進,放入熱水中。
師:你會看到什么現象?
生:液態酒精消失,袋子體積變大;取出后:袋子上出現液態酒精小液滴,袋子變癟。
師:塑料袋中的液態酒精受熱后變成了氣態酒精,體積變大,降溫后氣態酒精又變成了液態酒精,體積縮小。
歸納總結:物質的液態和氣態可以相互轉化。
2、新課教學
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師:同學們能找出生活中的汽化現象嗎?
生:晾曬濕衣服邊干、夏天灑在地上的水一會兒就變干了、燒開水等。
教師從學生舉例中提取例子引出: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
閱讀教材圖示中幾種日常生活中曬衣服的情況。
師:三幅圖分別突出了什么不同?導致什么結果不同?
引導學生歸納出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液體的表面越大,蒸發越快;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師:你燒過水嗎?如果我們不停地給水加熱,會出現什么現象?水沸騰過程中有什么規律嗎?
請學生分組對提出的問題討論進行猜想。(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先提出猜想,留在下面的探究實驗中解決。)
生1:水沸騰時,上下翻滾,有大量的氣泡。
生2:水沸騰的過程中要一直給水加熱,如果不加熱,水就不會沸騰。
生3:水沸騰以后,繼續給水加熱,水的溫度會不斷升高?!?/span>
師: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猜想。
實驗步驟:
利用(VR教育)VR物理仿真實驗平臺- 八年級上冊-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學生討論并回答所需的實驗器材。
VR教育:圖一:選擇實驗中用到的器材
請同學們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合理的實驗步驟,小組合作探究。
(1)組裝實驗
VR教育:圖二:組裝器材
(2)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沸騰。當水溫在90℃以上時多次記錄溫度。
VR教育:圖三:給水加熱,記錄溫度
(3)觀察沸騰前和沸騰時的現象和溫度變化。
VR教育:圖四:持續加熱,記錄溫度
VR教育:圖五:加熱至沸騰
(4)停止加熱,觀察溫度及水的變化情況。
VR教育:圖六:停止加熱
師:請小組代表總結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生1:水沸騰時,氣泡由小變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水溫保持不變。
生3:停止加熱,水也停止沸騰。
生4:沸騰要吸熱。
師:教師總結: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稱為沸點。
請小組代表仿照晶體熔化曲線描繪出水沸騰時溫度和時間曲線。
注:(1)水溫接近90℃才開始加熱,目的是縮短加熱時間。
(2)中心有孔的硬紙板,目的主要是減少熱量損失,其次固定溫度計。
(3)儀器固定順序,先下后上。由酒精燈外焰高度確定石棉網高度。如果順序顛倒,玻璃泡可能不完全浸沒水中或接觸燒杯底。
(4)請小組代表總結在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仿照晶體熔化曲線
課堂小結:
交流本節課在知識上有哪些收獲,哪些遺憾,通過交流、回顧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知識。
板書設計
汽化和液化
一、物質的液態和氣態可以相互轉化。
二、汽化的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
三、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稱為沸點。